淮北市杜集区实验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现有学生1400余人,其中近200人是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经过摸底排查,学校共有6名建档立卡生,这些学生家庭主要因家长身体残疾或患重大疾病造成生活经济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校长曹海燕始终思考的问题,他把教育扶贫工作列入到学校工作计划和自己的结对帮扶计划之中,建立建档立卡生和家庭困难生档案,让党的扶贫政策件件落实到位。他率先垂范,带头与建档立卡生结对帮扶,在生活上、经济上、学习上、思想上为他们排忧解难,坚决做到教育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曹海燕同志表现更为突出,疫情发生第一时间主动到居住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主动向抗疫一线捐款捐物,在“战役”“战贫”工作中充分彰显了模范引领作用。
如果把脱贫攻坚比作是一场战役,那么教育脱贫将是一场硬仗。与其他学生相比,精准扶贫户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物质相对匮乏,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由于家庭贫困的特殊原因,他们在思想和心理上时常会出现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作为一校之长的曹海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要求全体教师务必平等对待每一位困难家庭学生,要求班主任要深入家庭经常开展大家访活动,摸清每位学生的家庭状况,制定助学帮扶计划,对建档立卡生更要做到精准扶贫,在党员干部中倡议与建档立卡生结对帮扶活动,尽力在生活上、经济上、学习上、思想上去帮助他们。曹海燕自己带头认领五年级的建档立卡生李佟同学和家庭特困生朱裕同学结对帮扶,工作上更是做到细心、耐心、爱心,在家长和老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李佟的爸爸因生活所迫长年在外打工,妈妈无业,常年在家照顾双目失明的奶奶和因残疾丧失生活能力的叔叔。李佟是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的唯一希望,可是事与愿违,这个孩子智力水平较低,学习困难,更可怕的是她非常自卑,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不与别人交流。曹海燕校长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及个人情况后非常重视,不仅把她作为“建档立卡生”及时申报政府补贴救助,而且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再次登门慰问,每年的春节和中秋节还会组织教职工捐款,给李佟等家庭困难生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让这些困难家庭感受到来自学校和政府的温暖。基于李佟的自身情况,曹海燕与任课老师交流沟通,对待学习,孩子只要尽力就行,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心里充满阳光,使她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针对孩子自卑孤僻、敏感脆弱的性格,曹海燕时常在班级同学面前给李佟鼓励,夸赞她乖巧善良有礼貌。私底下再发动学生主动与她谈心交流,并提倡女同学每人和她同吃一顿饭,同做一次游戏,使她切实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在一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上,曹海燕得知五(2)班的朱裕同学父母双残,家庭生活相当困难。令他感动的是,即便朱裕的父母双残,生活如此困难,在家长的朋友圈里,班主任发现朱一家人常常到敬老院献爱心。于是,第二天曹海燕联系班主任一同到孩子家家访,决心一定伸手帮帮这个困难而有爱心的家庭。发现孩子太过瘦弱,曹海燕建议家长注意给孩子增加营养的同时,自己出钱为朱裕同学每月订一份学生营养奶。通过多方协调申请,孩子的素质教育书本费由新华书店减免,午餐由配餐公司免费提供,曹海燕在每学期开学时都会赠送她课外读物和学习用品,让孩子因为贫困而不安的心得到些许的安慰,让她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在曹海燕和班主任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帮助下,朱裕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孩子对班级管理工作积极主动,和同学之间团结有爱,无论是心理和身体都很健康,学习成绩在年级也名列前茅!家长每次来开家长会总是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2020年防控新冠病毒肺炎阻击战打响以来,曹海燕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锐意担当,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向全校教职员工发出倡议,“疫情当前,没有旁观者,我们都要行动起来。尤其是党员同志们和志愿者小队,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怎么做?我先上!”。在统筹安排好应急值班值守、信息排查上报、“停课不停学”等校务工作之后,曹海燕带头执行疫情防控党员“三报到”制度,第一时间到居住地康乐社区党支部报到,请求志愿服务。在正是需要人手的防控关键时刻,曹海燕的主动“参战”让社区网格化管理负责人非常感动。接下来的日子里,曹海燕的身影一直活跃在上门排查、登记造册、执勤值守的防控“疫”线。除了出人出力之外,他还通过手机转账向杜集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捐款2000元人民币,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在他的示范带领下,该校广大党员干部在防疫工作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投身战“疫”。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教育脱贫更是任重道远,助学帮扶是每一位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头雁”领飞,众雁紧随,在助力脱贫攻坚路上,曹海燕同志处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引领全体教师向生活困难家庭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建档立卡生更多的关爱,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体老师的关爱下,淮北市杜集区实验小学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生活的积极向上,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