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下属镇街道先锋网站:

高岳街道 | 矿山集街道 |  朔里镇 | 石台镇 | 段园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33

十九、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

 

(233)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要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就要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掌握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提供了锐利武器。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

 

2.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34)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践反复证明,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中国化表达,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基础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235)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群众路线相辅相成,在本质要求上完全统一。一方面,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要通过“从群众中来”才能实现,只有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又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要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来自群众的正确意见和真理性认识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开展调查研究,要重点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既从客观实际出发,调查了解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又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调查研究制度化经常化,坚持和完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实行蹲点调研制度,适应社会信息化特点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

 

3.坚持人民至上

 

(236)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对立,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紧紧依靠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明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中成长起来、深受人民爱戴的人民领袖,始终以国家需要为使命、以人民利益为准绳,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坚持人民至上,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紧贴亿万人民创造性实践,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4.坚持自信自立

 

(237)任何实践都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自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这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行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四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自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自信。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定力、有主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5.坚持守正创新

 

(238)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事业越伟大,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把准方向,越需要开拓进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守正就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在涉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创新就是勇于探索、开辟新境,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我们党领导人民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只要我们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勇于推进改革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守正,但不是故步自封,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陈旧的、过时的、保守的。我们要创新,但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能动摇党的领导,否则就是改旗易帜、变质变色。必须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求变、求新、求进,在新的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朗读者:魏雪莹,安徽理工大学学生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