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紧扣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质效提升目标,以冬训春训为抓手,创新开设红色讲堂、体验讲堂、实践讲堂“三维讲堂”,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打造“红色讲堂”,夯实农村党员理论根基。落实“五个一”要求,制定《2025年度农村党员冬训春训工作方案》,构建“区级统筹调度、镇街组织实施、支部具体落实”三级联动体系。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创新推行“三单”培训模式,通过问卷调研、微信征集等方式梳理形成“需求清单”,组织部门统筹机关干部、优秀村书记、先进典型等师资力量生成“课程清单”,基层党委按照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党员需求定制“点课清单”,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深挖本土红色资源,提档升级小朱庄战斗战地医院、牛眠村史馆等教育基地,选树10个乡村振兴实践教学点,打造“沉浸式”党性教育课堂。
打造“体验讲堂”,推动农村党员学用相长。高标准打造“1+6+N”先锋课堂矩阵,依托乡村干部实训基地,设置理论课堂、政策课堂、红色课堂、法治课堂、榜样课堂、技能课堂等六大分课堂,设置国家战略解读、信访调解实务等12个教学模块,构建“课堂讲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立体化教学体系。突出实战实训导向,结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建引领信用村等工作,开发“电商直播实操”“‘三米巷’治理案例”等特色课程,组织观看《榜样9》等专题片28场次,邀请农技专家开展田间教学26次,实现政策解读与技能培训同频共振。建立“动态管理+分类施教”保障机制,分类开展“学习礼包送返乡”“红色包裹寄远方”“银发课堂进家门”等活动,累计发放学习资料520余份,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学”、特殊群体“教育不断档”。
打造“实践讲堂”,激发农村党员内生动力。将党员教育培训与推动实际工作、提升能力素质相结合,实施“双培双带”工程,通过“在外能人看家乡”“发展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引导52名流动党员带技术、带资源返乡指导谈规划,收集产业发展建议60余条。深化“一线工作法”,组织在职党员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矛盾调处、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协调解决道路硬化、农田灌溉等民生问题43件。实施“先锋领航”机制,设立党员示范岗86个,划分党员责任区25处,组建志愿服务队32支,推动1200余名农村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防汛抗旱救灾中亮身份、作表率,实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