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不断压实基层党组织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以“三抓三提”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抓基层党建,提升基层治理合力。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社区)结对共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四下基层”为抓手,深化在职党员“三报到”工作,充分调动“五老”、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组织开展“建言献策”87场次,解决群众身边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关键小事”202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坚持将服务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区、镇(街道)、社区上下贯通,政法、民政、人社、群团组织等部门横向协同,制定《关于在全区城市社区中发布党群服务清单的工作方案》,召开联席会议3次,重点研究基层减负、为民服务等工作,切实形成党群服务工作合力。
抓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动力。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访、力量下沉原则,结合届中分析,摸排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个,及时补充配备10名村“两委”,1名村书记、2名事业单位人员进入镇领导班子。打造双楼村“省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选派干部“擂台比武”10场次,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理论知识深度、业务知识精度、综合知识广度,让“马拉得动车、拉得好车”。打造“家门口”党群服务站8家,提供代办、咨询、生活服务、文体活动共4大类23项基础性服务。选任17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社区工作者作为服务专员,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一次性告知办理所需材料,并详细记录服务时间、解决途径及办理结果,将党组织的服务与管理延伸至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
抓群众路线,提升基层治理活力。创新“动态化值班、常态化走访”工作模式,开展包保网格全覆盖走访,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实时回访跟进,对办理不彻底、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再次纳入问题清单,实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去年以来,下沉走访235次,累计解决楼道照明、电动车充电桩设置等民生问题245个。常态化推进“红色串门、暖心敲门”活动,运用“一联一帮一包”“大工委”“大党委”等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公布1次联系方式、集中走访1次居民群众、开展1次三方议事、组织1次志愿服务、解决1批问题诉求、完善1项工作机制“六个一”工作,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9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家门口”党群服务站、“红色议事桌”等载体,面向“一老一小”等重点服务对象,发布“乐龄同享”为老服务清单、“同心共乐”为小服务清单、“红色暖巢”流动党员服务清单等6大类党群服务清单,台账式管理、项目化运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13件。